【喜迎二十大】高擎創新大旗 揚子國投新金融產業發展勇攀高峰
金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倍增器”,江北新區積極探索金融+產業、金融+科技高效融合,打造具有強大資本吸納能力、產融結合能力和科技創新轉化能力的全國一流“新金融中心”。圍繞江北新區這一戰略發展目標,揚子國投充分發揮新區資本運作主平臺作用,從國家級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的高規格成立、產業投資母基金的發展壯大,到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類金融機構的創新發展,形成了“金融業務機構+金融科研機構”“雙輪驅動”發展格局,成為新區新金融中心建設的創新“引擎”。
江北新區新金融中心
呼應新經濟,打造揚子江基金生態圈
在江北新區,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特點就是新經濟遍地開花。揚子江基金公司負責人張劍表示,“新經濟的發展需要全新的投融資體系、全新的金融支撐,母基金行業作為‘新金融’的代表,就快速崛起了”。
今年8月,在第四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上,集團代表江蘇省參與了長三角產業鏈“強固補”基金的發起設立,該基金目標規模100億元,將圍繞長三角重點發展的硬科技產業布局;9月,在2022年南京江北新區金秋重點產業項目簽約會上,揚子江基金與國方資本、華泰紫金、國創中鼎、五源資本、成為資本、工銀投資成功簽訂合作協議,共同設立總規模約110億元的基金,進一步促進新區產業創新發展。
長三角產業鏈“強固補”基金簽約現場
近年來,揚子江基金以“母基金+直投”雙核驅動模式,結合PSD多元資產配置策略,逐步打造形成總規模近1600億、基金數量近60支的揚子江基金生態圈,其中落地新區超30支,完成基因科技、芯片設計、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領域基金投資超70億元,為新區導入新興企業超100家。
與此同時,揚子江基金積極探索業務創新。今年年初,在新區管委會支持下,集團啟動設立S基金研究工作。3月,揚子江S基金在江北新區行政審批局登記注冊,5月在中國基金業協會正式完成備案。5月25日,揚子江S基金出資近6000萬元,投資受讓南京江北星創基金持有的南京時節基金S份額,完成首筆國資S份額交易。9月8日,揚子江S基金出資2600萬元,投資受讓星納赫資本管理的江蘇大運河星軒創業投資基金S份額,完成首單獲得市場機制驗證的S份額交易。
揚子江S基金與星納赫資本簽約現場
揚子江S基金的設立以及市場交易的探索實踐,是江北新區構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生態體系的重要舉措,將形成S基金運營的揚子新金融樣本,促進基金投資生態圈上下游良性互補,進一步豐富南京金融創新發展動能。
擁抱新科技,引領類金融機構創新發展
近年來,為了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包括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等具有一定融資金融功能的“類金融機構”得到快速發展。在江北新區乃至南京市,揚子科技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和揚子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揚子科技租賃公司負責人張春光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注重打造‘科技+金融’品牌特色,截至目前,公司項目總投放額逾66億元,其中對于科技企業總投放超18億元,服務科技企業約44家”。
去年10月,由揚子科技租賃公司作為原始權益人的江北揚子1期知識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深交所掛牌,這是江北新區在知識產權創新道路上取得的新里程碑。
據了解,該項目囊括江北新區19家代表性科技創新企業,覆蓋軟件與服務、化工、制藥與生物科技等多個高新技術行業,底層資產共涉及發明專利43項、實用新型專利112項。發行方通過創新業務模式幫助企業盤活無形資產,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開辟了新的路徑,促進了企業創新成果的運營和轉化,將進一步激發企業與金融機構在創新領域的熱情與動力。本次證券化項目儲架規模10億元,首期發行1億元,發行規模居全省第一,系南京市首單知識產權類型項目且創全國同類型項目最低發行利率。
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項目深交所掛牌現場
創新運用金融科技,同樣也是揚子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引領業內同行的制勝法寶。揚子商業保理公司負責人楊融介紹說,“公司聚焦‘資產證券化’和‘供應鏈金融探索’兩大創新,通過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加速各類資產的線上化,實現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追蹤與交互,讓金融活水源源流入實體經濟”。
在“資產證券化”方面,揚子保理正積極推進全國首單區塊鏈保理ABS(資產證券化)產品,該產品以江北新區和揚子國投重點項目應付工程款作為供應鏈金融資產在公開市場發行ABS融資,總規模20億元,期限10年。項目正是依托揚子區塊鏈ABS平臺,借助區塊鏈難篡改、可追溯的特性,打通了科技+金融的“任督二脈”。
在“供應鏈金融探索”方面,揚子保理聯合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團隊利用金融工程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研發上線了智能保理平臺,可節約融資成本年化3%,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打造新平臺,開啟資產數字化創新之門
2018年,南京市政府與南京大學、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等聯合成立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創新中心,并由揚子國投聯合紫金投資發起成立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進行運營。
一年后,南京數研院完成全國首創的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建設,平臺基于區塊鏈技術、大數據、云計算,整合生態合作方的業務組件,通過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為市場主體提供便捷、普惠投融資綜合服務,開啟了“資產數字化”的創新之門。
數研院執行院長陳瑩介紹,依托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數研院目前已經參加多項國家試點,形成多個標桿應用場景:一是在證監會區域股權市場區塊鏈全國五個試點地區中,率先實現江蘇區域股權交易區塊鏈業務平臺與中央監管鏈聯通,服務企業數十萬家,并形成的系列業務和技術標準。二是“基于區塊鏈的輔助風控產品”成功入選央行金融科技創新試點,該產品通過構建融合多方數據應用和數據隱私保護的信貸風控機制,準確識別企業資產信息、經營數據、財務狀況,提升銀行融資風控能力,降低貸款風險和成本,有效紓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由《亞洲銀行家》主辦的“2021中國未來金融峰會”上,數研院與開鑫科技共同合作的“江蘇區域股權市場區塊鏈試點”項目從國內400余份申請案例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國最佳區塊鏈項目獎”。
中國最佳區塊鏈項目獎
此外,數研院積極引入鋼寶網、江蘇銀行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平臺,依托核心企業信用價值,搭建供應鏈金融生態體系。平臺搭建以來,已累計完成數字資產登記248筆,為近百家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金融約93億元。
邁向新征程,協同發展搶占新高地
進入“十四五”,集團金融板塊如何整合已有資源,開創互融互通、協同發展的新局面,成為擺在集團面前最緊迫的課題。為了快速破題,2021年初,集團印發《“1號工程”工作實施方案》,其中,金融板塊的“1號工程”就是聚焦“協同”。
集團計劃通過金融板塊統一門戶和協同共享工作機制的建設,打造“金融協同平臺”,形成一個業務協同、信息共享、資源分享、數據聯通、和諧高效且緊密共生的業務共同體,充分共享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國有資本高效配置的目標。
與此同時,揚子江基金、揚子租賃、揚子保理、數研院在各自領域內,也充分利用協同效應,進一步提升公司在行業內的影響力,推動行業共同向前發展。其中,揚子科技租賃不斷推動公司與行業頭部企業實現市場資源共享、業務模式互通、產業延伸鏈條互建,挖掘合作潛能;揚子保理發揮省保理協會副會長單位表率作用,擴大“朋友圈”,不斷挖掘優質公司共同“成長”;數研院則基于揚子江數字金融平臺,吸引多市場主體、多資金方加入,共同打造企業生態圈、產融生態圈。
除了業務協同,集團金融板塊還通過加強信息共享、數據穿透等,強化風險防控的協同能力建設。聚焦“風控”這一金融行業的核心命題,金融板塊在金融服務平臺內建立風險防控體系,設立完善投資決策委員會、風控委員會、績效考核委員會。通過風險防控體系,統一規范各金融業務發展,有效提升金融整體抗風險能力,通過多元金融業態的聯動效應,進一步提升集團的核心競爭能力和關鍵資源整合能力。
在“十四五”新征程中,揚子國投將繼續發力金融科技、數字金融,依托不斷壯大的朋友圈,從場景時代走向生態時代,奮力書寫江北新區新金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揚子篇章”。
